节能熔炼炉生产厂家

铝合金的熔炼特点是什么,熔铝炉厂家为您解答

时间:2019-07-09 13:54 作者:焱浩节能 访问量: 分享到:

变形们合金的种类很多用途又十分广泛,因此在熔炼工艺上又有各自的要求。

这里只讨论铝软合金,硬合金、锻铝合金的熔炼特点。

2.6.1软铝合金的熔炼

所谓软合金是指热处理不强化的铝合金.一般来说,这类合金的成分、组织比较简单,塑性比较好,抗腐蚀性和焊接性也比较好。因此它们的用途比较广,这类合金在铝加工厂生产量比较大。

由于这类合金的成分比较简单,对杂质含量都有严格的要求,所以如何保证不受杂质污染成为这类合金的共同熔炼特点。

1. 工业纯铝的熔炼

工业纯铝熔炼最主要而又最重要的,是如何保持其纯洁度不受杂质的污染。因为任何一种元素的混入都会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,将会造成成炉废品的产生,对于高纯铝更应注意。此外在熔炼时还要注意最大限度地避免纯度降级。

工业纯铝的用途十分广泛,而冶炼厂所生产的铝锭成分很复杂,为了避免杂质的影响,首先必须仔细选择原材料。为此,应依制品的纯度和工艺性能来选择使用原铝锭,同时,不应被其他杂质所混入.为了避免化学成分废品应该少用废料或避免用废料。

1) 各种不同牌号的纯铝杂质含量见表xxx

随着铝的纯度降低,强度有所提高,而导电性,耐蚀性和塑性则会降低。这些不同牌号纯铝的差异,是由于所含杂质量的不同所致。

2) 铁和硅对纯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

FeSi是纯铝中的主要杂质,它们的含量及相对比例(即通常所说的铁硅比)对纯铝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。

铁和硅能显著降低纯铝的塑性。如果在高纯铝LO3中将Fe含量从0.0017%增加至1.0%时,其延伸率则从36%降低到14.3%,若将Si含量从0.0025%增加至0.5%时,其延伸率从36%降低至24.5%。因此,在熔炼工业纯铝时,必须造用合理的炉衬,并且用较短的熔炼时间,以免从炉衬中吸收较多的杂质。另外,对于熔炼所使用的工具最好喷上涂料,避免金属熔体内含铁量的增高。

FeSi的相对含量不同,在铸造过程中形成裂纹倾向性也不相同。生产实践证明,纯铝的纯度越高,其铸造时裂纹倾向性随着增加。工业纯铝中以L1的裂纹倾向比较大,而L3以下较低品位的纯铝在生产中几乎不产生裂纹。因此,当纯铝中FeSi含量较高时,熔炼时可不控制铁硅比。但是,如果纯铝中FeSi含量较低时,要防止裂纹的产生,必须控制铁硅比,使铁大于硅。但是如果补入的Fe过多,废料重复使用后,将会使纯铝中的铁含量不断增加,可能造成纯铝的品位降级。因此,现在多数铝加工厂采用补加微量的钛,对消除其裂纹废品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。

2Al-Mn系合金的熔炼

1) 由于锰在铝中的溶解速度很低,即使是含Mn只有5%或10%的铝锰中间合金,在正常的熔炼温度下的溶解速度也不高。为此,Al-Mn中间应均匀分布于炉料的最上层,当熔体温度达720时,应多次搅拌熔体,以加速锰的溶解和扩散。否则。如搅动熔体时的温度过低,取样分析后的锰含量往往要比实际含量偏低,补料后将会造成Fe+Mn>1.8%。

2) LF21合金板材在退火时,易产生粗大晶粒组织,为此可适当提高Fe含量,或加入适量的Ti.因为只要有微量的Fe存在,就将显著降低Mn在铝中的溶解度。因此,在半连续铸造法生产LF21合金时,一般控制Fe0.4-0.6%范围内,同时使Fe+Mn≤1.8%,以防止(Mn Fe)A16—次晶出现。为减少裂纹倾向性,一般要控制FeSi 0.2%以上,另外还加入少量的Ti

3. 铝-镁系合金熔炼

1) 熔炼时加强熔体复盖,防止镁的烧损

-镁系合金熔炼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,是镁元素的烧损较大.因此,在熔炼铝-镁合金时为了减少烧损,在熔炼过程中要使用熔剂复盖。同时,镁元素是以镁锭形式加入炉内,由于镁的比重比铝小,而且在高温下遇空气会燃烧,不容易加入。因此,加镁时一般是将镁锭放在特制的加料器内,迅速浸入铝水液面之下,往返搅动,使镁锭逐渐溶化于熔体中,加入之后,应立即撤上一层粉状熔剂。

2) 对于高镁铝合金,熔炼时应加入一定的铍和钛。

为了减少镁的烧损,改善氧化膜的性质,增加其致密性,改善铸锭的表面质量。因此在加镁之后,就应在合金中加入少量Be。试验表明,加入微量的Be(0.002%左右),即可形成氧化铍和氧化镁组成的比较致密的氧化膜。

但是,加铍后的合金易引起晶粒粗大,故加铍后的合金应加钛来抵消此有害作用。

3) 不得使用含钠离子的熔剂

钠可使高镁合金产生钠脆性,熔炼时严禁使用含钠离子的熔剂复盖或精炼。为了杜绝钠的污染,必须使用以MgCl2KCl为主要成分的二号熔剂。

2.6.2 硬铝合金的熔炼

这类合金在铝合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用途较广,是飞机材料的主要合金。因为它们都是可热处理强化的合金,所以化学成分的控制,必须十分严格。

1. 铝--镁系合金

--镁系合金通常称为硬铝.硬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,应用较广,但合金有晶间腐蚀倾向,其板材要加包铝层。

1) 熔炼时要防止化学成分不符废品的产生。

这类合金的铜含量较高,为节省中间合金现在工厂多直接使用电解铜板加入,为了保证成分不发生比重偏析,铜板应均匀的适时加入炉内,不能露出液面。否则铜板加得过早或过晚,会影响取样的准确性,容易造成成分出现偏差。

另外,为保证成分均匀不产生比重偏析,取样前要进行多次搅拌,并要适当地提高温度,以利铜元素充分溶解。

2) 在熔炼过程中应加强复盖和精炼除气

由于这些合金中都含有Mg,特别是LYl2合金的Mg含量较高,在液态时氧化膜的致密性较差,增加了合金的吸气性,同时它的结晶温度间隔较宽,因此LYl2合金产生疏松的倾向性较大。特别是在高温潮湿的地区,LY12合金因疏松而报废的较多,为此,在熔炼过程中应防止合金的吸气,适时使用足量的复盖剂复盖,并且加强对这些合金的精炼除气。

3) 在调整成分时要注意对FeSi杂质含量的控制

FeSi对于这类合金铸造性能影响较大,它们是使铸锭产生裂纹倾向的根源之一。 因此,在调整成分时要注意对FeSi杂质含量的控制。

对于LY12合金一般控制Fe稍高些,并使Fe>Si。对于大直径的园铸锭,要控制Fe+Si≤0.5%,可减少其冷脆性。而对于LY11合金一般控制Si稍高些,并使Si>Fe,可减少其热脆性。

2Al-Cu-Mg-Zn系合金的熔炼

---锌系合金包括超硬铝合余。这类合金的强度高,塑性较差,且有应力腐蚀,其缺口敏感性较强。

1) Al-Cu-Mg-Zn 系合金

该系合金使用的历史比硬铝合金短,上世纪在四十年代后半期才有比较成型的合金在航空工业上试用,五十年代以来才大量使用。该系合金的强度比硬铝合金高,是目前铝合金中强度最高的合金系。因此把该系合金称为高强度铝合金,或超硬铝合金。

2) 熔炼时要保证成分均匀,以防止化学成分不符废品的产生。

超硬铝合金系都含有一定数量的锌,在铝合金熔体中,由于锌的比重大而容易沉底,即所谓比重偏析,为使其成分均匀,锌宜在炉料化平后用加料器具均匀加入炉内。在熔炼过程中,应加强对熔体的搅拌,以助溶解和以防沉淀。

3) 该系合金不但容易遭受应力腐蚀,而且更富于缺口敏感性。这些缺陷和熔炼时所用原材料是否清洁及工艺有密切关系。凡废料如果搁置时间过久,也会产生表面腐蚀。因此在熔炼过程中应适当地使用复盖剂,防止金属吸气和产生氧化夹杂。对其所使用的原材料应力求清洁。

4) 为了使该系合金获得较好的机械性能和铸造性能,熔炼时应控制该系合金的组元和杂质。

为了提高该系合金的机械性能,而加入一些合金元素是很重要的。常用的合金元素有MnCuCrZrTi等。

对改善抗腐蚀性起主要作用的元素是MnCr,而Cr的作用比Mn更显著些,一般Cr的加入量在0.1-0.3%,而锰的加入量为0.1-0.8%。如果加入量过多,出现一次金属间化合物,对合金的疲劳强度不利;MnCr的存在使合金固熔体的分解在晶内较均匀的进行,降低了合金组织上的不均匀性,从而提高了合金的抗腐蚀性。CrMnCu可单独加入,也可以一起加入。

A1-Cu-Mg-Zn系合金中,在某些情况下加入少量的Cu也可改善合金的抗腐性,当加入的量较多时,形成S相,提高合金的强度.

ZrTi可细化铸锭和焊缝的组织,对减少裂纹倾向起重要的用。

该系合金铸造时形成裂纹的倾向性非常大,在一段时间里,曾是生产中最大的障碍,尤其是大型的扁铸锭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,一方面改度铸造工艺参数,另一方面是在熔炼时控制其主要成分和杂质的含量。生产实践表明,Mn偏下限,Cu偏下限,Zn偏中上限,Mg偏上限控制对防止铸锭裂纹是有利的。另外杂质Si对该系合金的裂纹影响较大,要尽量控制到最低值。Fe虽然是杂质,但控制在偏上限对防止铸锭裂纹有重要作用。

2.6.3 锻造铝合金的熔炼

锻造铝合金主要是A1-Cu-Mg-Si系和A1-Cu-Mg-Fe-Ni系合金。这两类合金系是工业上应用较广的重要合金,主要用作锻件。

1) 在熔炼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金属的纯洁度

锻造铝合金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,在熔炼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金属的纯洁度,防止氧化夹渣很重要,以获得最好的内部质量。有的试验指出,如有氧化膜夹渣存在时,横向的强度比纵向降低50%,横向的伸长率比纵向降低90%。

1) 对原材料应该有严格的选择

首先要保证所配入的原材料应是三无(即无水,无灰,无油污),以保证原材料表面的清洁度。除了原铝锭和经过仔细选择过的本厂合金废料外,一般厂外回收的复化铝最好是不用,对有潮气、油污和受腐蚀的炉料不能入炉。

其次对原材料的成分和重量要认真的检查核对,否则若因混料将会造成冲淡和熔炼时间延长,使熔体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增加。

2) 在熔炼过程中应多用熔剂,加强对熔体的复盖。

3) 在操作中应注意防止气体与非金属夹杂物卷入熔体中,严禁破坏表面的氧化膜,应在熔体的中、下部平稳地进行,熔铝炉厂家

4) 加强对熔体的精炼除气。

5) 熔炼每生产一个熔次后,炉内金属必须彻底放干,并升温要二次大清炉,以保持炉子的清洁度,使下熔次的炉料不受炉内残渣所污染。

2. 熔炼时化学成分的控制

1) Al-Cu-Mg-Fe-Ni系合金中,由于FeNi是主要合金元素,为了避免形成粗大硬脆的铝锰铁等化合物,故锰作为杂质来控制。

该系合金性能的变化将取决于FeNi之比,因此在控制成分时,NiFe应控制在中下限,并使二者相等,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强化效果.否则存在过剩的FeNi,将使强化相减少,因而合金的强度会降低,塑性也会变坏。

2) Al-Cu-Mg-Si合金

与硬铝合金相比,Mg2Si相是该系合金唯一的强化相,为保证该系合金的强度性能,将 Si控制在上限是有利的,对降低铸锭的裂纹也有利。

3) 为了细化锻造铝合金的组织,降低形成结晶裂纹的倾向,提高铸锭质量,在实际生.产中都加入少量的钛。


TAG标签:
版权所有:https://www.lyyhjn.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

成功案例success case